· 水性漆生产过程中常出现以下问题及解决方法
1. 稳定性差
- 原因:乳液在水性漆中作为主要成膜物质,若选择不当,与其他成分如颜填料、助剂等相容性差,就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体系 。颜填料分散不好,会以较大颗粒聚集,破坏体系稳定性。pH值会影响水性漆中各成分的电离状态和相互作用,调节不当会导致乳液破乳等问题。
- 解决方法:筛选乳液时,进行多种乳液与其他成分的混合试验,观察其稳定性和性能表现。利用高速分散机、砂磨机等设备,搭配合适的分散剂,按照先低速预分散、再高速分散的工艺进行操作。采用pH调节剂,如氨水、有机胺等,将pH值控制在适宜范围,一般为7-9。
2. 干燥时间长
- 原因:环境湿度大、温度低时,水分蒸发缓慢,水性漆中的水分难以快速挥发,导致干燥受阻。水性漆中助溶剂含量不足,无法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提高水分蒸发速度,影响干燥效率。成膜物质含量高或分子量过大,会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强,水分扩散和挥发困难,干燥时间延长。
- 解决方法:使用除湿机、空调等设备,将环境湿度控制在80%以下,温度保持在15℃-35℃。适量添加醇醚类等助溶剂,助溶剂含量一般控制在5%-15%。调整成膜物质
配方,适当降低成膜物质含量,或选择分子量适中的产品。
3. 流平性不佳
- 原因:流平剂若选择不当,无法有效降低涂料表面张力,不能使涂料在涂布后均匀铺展;用量不足则无法充分发挥作用。涂料粘度过高,流动性差,难以在基材表面自行流平;粘度过低,又容易出现流挂现象。施工工艺如喷涂压力、喷枪距离、涂布速度等不合适,也会影响流平效果。
- 解决方法:通过实验筛选有机硅类、丙烯酸酯类等合适的流平剂,确定最佳用量,一般为0.1%-1%。使用增稠剂(如纤维素醚类)或稀释剂(如水或助溶剂),将涂料粘度调整至合适范围,如涂-4杯测量时,粘度在20-60s。优化施工工艺,如喷涂时,控制喷涂压力在0.3-0.5MPa,喷枪距离基材20-30cm,涂布速度均匀。
4. 耐水性差
- 原因:成膜物质本身耐水性不好,在接触水后容易发生溶胀、分解等现象。交联密度低,成膜后分子间的连接不够紧密,水容易渗透进入漆膜内部。颜填料耐水性差,遇水后可能发生溶解、褪色等问题,影响漆膜整体耐水性。
- 解决方法:选择如水性聚氨酯、氟碳改性水性树脂等耐水性好的成膜物质。添加氮丙啶、碳化二亚胺等交联剂,通过调整交联剂用量和固化条件,提高交联密度。选择钛白粉、沉淀硫酸钡等耐水性好的颜填料,对耐水性差的颜填料进行表面包覆处理。
5. 起泡问题
- 原因:搅拌速度快、时间长,会使空气大量混入涂料中,形成气泡;体系中表面活性剂过多,降低了气泡的表面张力,使气泡更稳定,难以破裂。消泡剂选择不当,无法有效破坏气泡的稳定性;用量不足则不能完全消除气泡。
- 解决方法:控制搅拌速度在100-500r/min,搅拌时间不宜过长。根据涂料体系和表面活性剂类型,适当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。选择有机硅类、矿物油类等合适的消泡剂,确定最佳用量,一般为0.1%-0.5%,必要时将不同类型消泡剂复配使用。
来源:聚氨酯涂料技术信息